新聞資訊
News and information
-
2012-10-12
華圣果業叉車操作技能大比武比賽
4月8日至4月9日,華圣果業工會舉行的叉車技能大比武活動,經過緊張激烈的外圍角逐賽晉級賽和決賽,37名參賽人員中有6名脫穎而出,取得了優異成績,他們分別獲得了如下獎項: 第一名: 武保全 第二名: 雷磊 張濤 第三名: 張天龍 李振文 郭坤
-
2012-10-12
2009年陜西蘋果產量首次超過山東躍居全國第一
昨日來自省統計局的最新數據表明,2009年我省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達到847.4萬畝和805.2萬噸,蘋果產量首次超過山東省躍居全國第一,實現了蘋果面積、產量、品質全國第一的目標,促進了全省果業的較快發展。 據測算,2009年我省蘋果面積和產量分別達到847.4萬畝和805.2萬噸。全省農民人均果業收入為488元,果業占農民收入的比重達到14.2%。同時,在32個果業監測縣中,超過三分之一縣的果業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超過50%,其中洛川縣的果業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高達85%;白水、禮泉、旬邑、淳化、長武、宜川等縣的果業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在65%左右,其他果業主產縣果業收入占農民收入的比重也保持在20%~50%之間。
-
2012-10-12
陜西成為中國水果生產第二大省
從陜西省果業管理局了解到,去年,陜西省水果栽種面積達1,517萬畝,總產量達1,150萬噸,分別較上年增長6.4%和7.8%,成為中國水果生產第二大省,其中蘋果和獼猴桃的面積及產量均居全國第一。 陜西省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是世界上最適合蘋果、獼猴桃生長的地區之一。2009年,陜西省新增水果面積124萬畝,其中蘋果91萬畝,蘋果總面積達850萬畝,產量810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6.4%和8.0%,產量占到全國的1/3和世界總產量的1/8。 按照陜西省政府確定的把秦嶺北麓、渭河以南地區建成北半球獼猴桃生產、銷售和加工重要基地的要求,2009年陜西省獼猴桃面積達到58萬畝,產量50萬噸,分別較上年增長38.6%和42.9%,穩居全國獼猴桃第一大省,產量占世界總產量近1/3。 2009年,陜西省堅持組織果農深入推進優質蘋果生產的“大改形、強拉枝、巧施肥、無公害”四項關鍵技術,大力推進標準化示范園和生態果園建設,重點建設了403個省級示范園,培訓技術骨干3,000多名、果農170多萬人,使陜西省優質果率達到75%以上。 去年,陜西省果業增加值預計達到140億元,30個蘋果基地縣果農人均蘋果純收入達2,400元以上,其中洛川、旬邑、印臺、寶塔、宜川等基地縣果農人均收入達到5,000多元,果業成為陜西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
2012-10-12
華圣果業慶“三·八”巾幗友誼賽
在這生機盎然的季節里,我們以喜悅的心情迎來了勞動婦女的節日——“三八”國際婦女節。 世界因有你們而美麗,企業因有你們而強大。 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里,公司全體女員工立足本職,默默奉獻,愛崗敬業,銳意進取,緊緊圍繞三年規劃發展綱要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不管是在操做崗位,還是管理崗位,大家都表現出巾幗不讓須眉的拼搏精神,為自己贏得了榮譽,為公司創造了不菲的業績,使公司的各項經營、管理工作快速發展,“兩網一廠”建設取得巨大成果。 值此“三八”節之際,公司黨支部,公司工會委員會,公司全體男員工謹向為公司經營和管理付出辛勤汗水、做出積極貢獻的全體女員工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美好的祝愿! 為了迎接三八婦女節,豐富員工的文化生活,促進員工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強化公司全員凝聚力,增強員工的向心力及歸屬感,果業公司工會組織女員工于3月8日舉辦慶“三·八” 巾幗友誼賽活動。此次趣味運動會不僅為我公司女員工帶去了節日問候,還促進了員工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豐富了員工的文娛活動,大家普遍反映:這種集競技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活動,是大家所喜聞樂見的,而且也很有意義。
-
2012-10-12
“鮮果全程冷鏈物流體系項目建設”驗收工作圓滿結束
2009年12月11號下午,“鮮果全程冷鏈物流體系項目建設”驗收工作在我公司會議廳圓滿召開。前來參加驗收工作的有市商務廳建設處李建副處長及市商貿局陳副處長,他們聽取了項目驗收匯報,并參觀了華圣果業車間建設、華圣展廳。此次項目驗收的主要內容是公司對于農超對接的現狀分析及風險利益的詳細匯報。 在會上,華圣果業公司佘主任對“鮮果全程冷鏈物流體系項目建設”的相關內容做了詳細闡述,并針對我公司在與超市進行“農超對接”的項目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及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也做了詳細的匯報。 華圣果業彭總對項目建設提出了關于稅收的有關問題及在與超市費用的相關協調上希望政府能給予協助,為企業減少運營成本的同時為超市擴大了經濟利益,構建了一個和諧的利益共同體。 商務廳副處長及商貿局的副處長一行等人對華圣果業的“鮮果全程冷鏈物流體系項目建設”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贊揚及肯定,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會繼續關注并全力支持華圣果業的發展態勢。
-
2012-10-12
全省果業工作會議圓滿召開
2009年11月28號下午在西安市時代大酒店召開了全省果業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各地、市果業管理局、蘋果加工企業及邀請到的新聞媒體,會議總結了2009年全省果業工作,安排部署了2010年果業工作,表彰了先進單位和個人。 會上,果業局領導通報了2009年全省蘋果情況。2009年陜西蘋果面積增加到850萬畝,產量達810萬噸,分別比去年增加了6.8%和8.7%,占到中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和世界的八分之一,名列全國首位。會上各地、市管理局代表及與會的嘉賓企業進行了交流。 本次會議,華圣果業公司被評為2009年度“先進企業”。華圣果業總經理代表華圣果業介紹了華圣兩網一廠建設情況,兩網一廠戰略實施情況,特別是采購網絡自實施以來所取得的成效,陜西省果業管理局局長王振興在大會上肯定了華圣果業在與農民對接上找到了一條好路子,為解決三農問題給農民提供了就業崗位,減少了企業的運營成本,構建了一個利益共同體,華圣果業在國內唱響品牌戰略。在全國建網絡,利用工業化的理念尋找到了一個產業化發展的路子,希望各地、市與會領導回去后要學習華圣的經驗,全面推進各地、市果業產業化發展。
-
2012-10-12
華圣果業參加2009全國名優果品展會
2009年11月28日,八方果商云集西安,2009全國名優果品(西安)展會暨中國果蔬產業品牌論壇在西安市胡家廟果品批發市場隆重開幕。 2009年全國名優果品(西安)展會由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等單位主辦。農業部、果品流通協會的相關領導出席了本次大會。 華圣果業公司受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和陜西省果業協會的邀請參加了本次展會。展會上,公司展位前人頭攢動、客戶云集,消費者爭相品嘗公司的優質蘋果,華圣牌蘋果綠色無公害、高品質、等級分選的產品特點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
2012-10-12
又逢蘋果上市時
——央視聚焦三農 聚焦華圣果業 又逢蘋果上市時,中央電視臺七套“聚焦三農”欄目組對陜西蘋果銷售情況進行采訪,并對華圣果業進行專訪。 2009年10月20日,“聚焦三農”欄目組首先采訪了華圣集團總經理王總,王總在采訪中著重強調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介紹了華圣果業在質量控制方面的成功經驗和措施,王總講道,農產品只有打出品牌,才能實現優質優價,實現惠農惠企的目標,華圣果業立足產業發展,實施品牌戰略,拉動陜西水果產業的大發展。 10月21日至22日兩天,欄目組又對產地集貨點收購現場、回貨、初選、貯存、生產、西安超市銷售現場等環節進行采訪。 在這次采訪中,“聚焦三農”欄目組對華圣果業的供產銷及物流等環節進行全過程全景式采訪,并于11月4日在中央七套播出。
-
2012-10-12
牽動華圣心 溫暖手足情
自從11月8日華圣果業黨支部和工會發出了《牽動華圣心,溫暖手足情》向困難職工李慎倉李新平夫婦捐款的倡議書后,公司各部門員工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短短3天時間,我們收到了來自果業工廠版塊、三農服務公司、營銷公司400多員工員工們的善款共計11960元。 西安電視臺直播西安11月13日在第一時間對華圣果業捐款現場和李慎倉家庭以及正在住院的孩子做了現場采訪,并在當晚的直播西安做了報道,通過媒體呼吁全社會的愛心使者都來幫助這位處在困難中的同志。 幫貧救急 大愛無疆!華圣果業員工們的愛心,給這個不幸之家帶來了希望,在這嚴寒的冬天,匯聚成陣陣暖流,浸潤著這個不幸的家庭,給了他們戰勝困難重新振作的勇氣,李慎倉、李新平夫婦滿懷感激之情,寫下了一封感情真摯的感謝信,表示他們將永遠銘記華圣果業給予他們的這份關愛。 華圣果業黨支部 華圣果業工會
-
2012-10-12
陜西蘋果緣何能走向世界
從2007年7月份開始,陜西濃縮蘋果汁的出口已超過鉬礦砂及精礦,成為陜西省第一大出口商品,出口量和創匯值分別占全國蘋果濃縮汁出口量和創匯值的54.81%和53.78%,占全球貿易量的四成以上。主要供應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雀巢、亨氏、純品、瑪斯等國際知名飲品企業。 9月16日舉行的2009年中國果汁大會傳來喜訊:在全球經濟危機肆虐下,陜西果品出口創匯達到6.3億美元,保持了近年來的高位水平,陜西蘋果作為中國乃至世界蘋果第一品牌的地位依然無法撼動。據最新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陜西出口濃縮蘋果汁數量38.20萬噸,已經占全國濃縮蘋果汁出口總量的58.6% 。 “陜西蘋果”產業歷經跌宕起伏20年,實現了由品種經營向品牌經營,經驗種植向技術標準種植,松散式向規?;?、產業化運作的三個根本轉變,創造了“三個全球之最,五個全國第一”。如今口感口碑譽滿全球的“陜西蘋果”,還有陜西蘋果產業連年來結出的累累碩果,印證了陜西蘋果產業實現質的跨越,走向輝煌。 陜西蘋果20年變遷史,濃縮了陜西蘋果由國內走向國際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截至2008年,陜西蘋果的種植面積達796萬畝,居全國第一;年產量815萬噸,占全國蘋果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居全國第一,占世界蘋果總產量的九分之一,為世界第一;陜西蘋果連片種植面積1500萬畝居全球第一;陜西省又是全國最大的綠色果品認證省份;“陜西蘋果”還是全國覆蓋面積最大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陜西省年加工濃縮果汁80萬噸,是我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濃縮蘋果汁加工基地。 在追求全球質量安全的高標準的大背景下,陜西蘋果已出口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人推算,歐洲人每天喝的2.5杯飲料中,就有1杯是陜西蘋果汁。 “陜西蘋果”風生水起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果樹研究所在《全國蘋果區劃研究報告》中,對我國各蘋果主產區的生態條件進行了全面分析,指出陜西渭北旱塬是符合蘋果生態適宜指標的最佳區域。這一信息引起了陜西省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視。陜西省委、省政府從發展大勢出發,緊密結合本地自然優勢,作出建設蘋果大省、建設全國蘋果產業強省的決定,隨后出臺的一系列舉措,調動了農民種植蘋果的積極性。 “七五”期間,陜西省將渭北優質蘋果生產基地列入全省多種經營發展計劃,并安排一定扶持資金。時值我國改革開放初期,農業結構調整中蘋果總體短缺,市場需求增加,蘋果栽植效益提高,強大的市場拉動作用推動了蘋果面積的快速擴張,加之當時陜西省果樹研究所育成了耐儲存、口感好的“秦冠”蘋果品種,對當年陜西蘋果發展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到1990年,陜西蘋果的種植面積迅速發展到198.3千公頃,產量也達到34.93萬噸。同年,“渭北優質蘋果基地建設”獲陜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991年,省委、省政府因勢利導,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鼓勵支持渭北大力發展蘋果產業。從此,退農種果、果農間種的農業革命逐步在渭北展開。陜西蘋果從無到有,慢慢起步,逐步由零星發展向規?;^度。 1985年至1995年是陜西蘋果大發展的10年。1995年陜西省蘋果面積達到492千公頃,產量234萬噸。1996年至2000年,陜西蘋果進入了大調整階段,非適宜區和次適宜區蘋果逐步淘汰,全省蘋果總面積下降,但產量不斷提高。“八五”期間,陜西省先后將渭北優質蘋果基地建設列入“八五”多種經營增收計劃和《關于集中抓好10個農業多種經營重點項目的決定》,加大資金扶持,到1995年全省蘋果面積達到492千公頃,躍居全國第二位,產量234萬噸。蘋果成為果區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也成為陜西一大支柱產業。 “九五”期間,《渭北蘋果生產基地手冊》出臺、《陜西蘋果優果工程周年管理歷》下發、“四大技術”的推廣,以及數十個有關蘋果種植、病蟲害、運輸、包裝等標準的出臺,標志著渭北優質蘋果生產栽培區域及其栽培技術基本形成,果園由常規管理向標準化、規范化邁進。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中國農業進入新階段,陜西蘋果開始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區域布局和品種結構優化,標準化生產快速推進,產業化配套不斷完善。 2003年5月,國家質檢總局與陜西省政府簽署《關于促進陜西水果和果汁出口的合作備忘錄》。短短5年時間,陜西水果、果汁出口有了飛速發展,2006年經陜西檢驗檢疫出口水果12萬噸、貨值6671萬美元,是2002年的6倍;濃縮蘋果汁出口29.26萬噸、貨值2.76億美元,分別占全國濃縮蘋果汁出口總量的43.6%、貨值的46.4%。 2004年,陜西省又出臺了《關于加快渭北綠色果品基地建設的意見》,提出努力實現果業綠色化、產業化、市場化、現代化,并建設成為全國最大最強的綠色果品基地。 目前陜西省正在建立健全技術創新和技術推廣體系,加快國家優勢農產品重點項目陜西省蘋果研究中心和陜西省蘋果改良中心建設。“十一五”期間,陜西省將繼續依托科研院校、技術推廣單位實施果業培訓計劃,加強對基地縣干部、果農和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建立健全產品質量和安全監督體系,加強從生產到銷售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按照市場準入要求,逐步建立果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倡導和推行“信用卡”和“二維碼”的使用,保證果品質量信譽。 20年來,陜西蘋果產業已實現歷史性跨越,一步步走向王者之巔。以蘋果為主的陜西果業已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重要產業。 八年大跨越 2000年9月,陜西省首次提出陜西蘋果“爭全國第一、創世界名牌、建果業強省”的目標。 2001年6月,全國第一個省級果業管理機構陜西省果業局成立。 2002年,溫家寶總理對陜西在結構調整中發揮自然優勢、建設蘋果大省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同年農業部把陜西省確定為中國蘋果優勢產業帶。 2003年,國家質檢總局對“陜西蘋果”實施地理標志保護,“陜西蘋果”成為國內覆蓋面積最大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實現了品種經營向品牌經營的根本轉變。 2005年,“陜西蘋果”加入國際地理標志網絡組織(歐瑞金Origin)。 2008年,胡錦濤總書記在延安視察時就蘋果產業發展指出:因地制宜發展蘋果產業,既增加了收入,又保護生態,這是一條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致富路子。同時希望陜西把蘋果產業做大做強。 陜西省果業局成立8年來,充分發揮省委、省政府賦予的“綜合協調與管理全省果業生產、加工、貯藏、流通與出口”的職能,在抓技術、抓質量的同時也加大了對果品基地的認證工作。陜西省認證綠色果品基地270萬畝,經歐盟認證的有機果品基地1.52萬畝,通過中國良好農業操作規范認證的綠色果業基地面積5.52萬畝,均處于全國前列。近年來,陜西積極鼓勵具備有機蘋果素質的陜北“山地蘋果”發展,有機蘋果種植面積已增加到150多萬畝。陜西蘋果產業標準化、規范化、國際化水平連上新臺階。 據海關統計,從2007年7月份開始,陜西濃縮蘋果汁的出口已超過鉬礦砂及精礦,成為陜西省第一大出口商品,占全球貿易量的四成以上。主要供應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雀巢、亨氏、純品、瑪斯等國際知名飲品企業。 瞄準世界一流 2008年4月,陜西省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成功舉辦了中國(陜西)果品企業家圓桌會議,陜西蘋果開始規?;七M歐洲市場。歐洲人認識陜西蘋果,也是近幾年的事情。 作為全球最大的蘋果濃縮。汁生產基地,去年陜西濃縮果汁總產量的40%出口到歐洲,有人推算,歐洲人每天喝的2.5杯飲料中,就有1杯是陜西蘋果汁。 在邁向國際市場的進程中,陜西蘋果產業一直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基本方針,先后在莫斯科、曼谷、迪拜、布魯塞爾、開普敦、雅加達參加或舉辦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營銷、陜西果品推介和貿易等活動。陜西果品出口已進入高速發展期,年平均創匯遞增率在50%以上,產品遠銷東盟、歐盟、阿盟、北美、非洲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8年,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下,陜西果品出口創匯仍然達到6.3億美元,保持了近年來的高位水平。 天時、地利、人和決定了陜西蘋果在全國乃至世界蘋果產業界的霸主地位。與世界其它主要蘋果生產地區相比,陜西擁有大規模的生產基地、豐富的蘋果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較低的生產成本,從而造就了其巨大的生產潛力和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就陜西蘋果產業未來國際化發展之路,陜西省果業局局長王振興告訴記者,要從技術創新、人員培訓、對外合作交流等三方面加強。不斷完善蘋果生產技術體系,依靠技術創新,促進陜西蘋果產業升級,加快進軍國際市場。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陜西蘋果”一定會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色彩!
-
2012-10-12
套出更美好的明天
7月31日下午我們準備已久的套網比賽拉開了多少人期待的帷幕。來到本次套網比賽的有公司工會的領導、委員,生產部的領導和工作人員,還有我們所有的新老員工251名。此次套網比賽得到公司工會和生產部領導的高度重視,他們給獲獎人員準備了豐厚的獎品。本次套網比賽是我們針對新工培訓效果的一次檢驗,更是我們歡迎新工加入我們華圣這個大集體的一個盛典。 本次活動的第一個項目套網比賽,分10組,每組5人,當預備開始的口號聲響起的時候,我們的新工一個個手舞蓮花,拿出了自己訓練已久的技藝,使出了自己全部的勁頭,飛快的套著網,他們雖然是新工,但其手法和速度已經完全可以和老員工相媲美。第二個項目知識問答競賽,也是人人踴躍,一雙雙高舉的手,一個個爭先恐后的面孔,把我們的活動推上了一個個高潮。在知識問答的間隙,新工們展示了自己的才華,他們為大家獻上了精彩的小品、相聲、歌舞節目。雖然沒有華麗的舞臺設施,沒有美妙的音響效果、但是他們演的異常認真,小品、相聲等逗的大家笑聲不斷,歌舞才藝更是贏得大家雷鳴般的掌聲。 活動時間雖然不長,但此次活動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活躍的新面孔,一個個朝氣蓬勃的臉,他們是我們華圣的新鮮血液,在他們身上我們感受到一種力量,一種年輕的、向上的,積極的力量。有了這種力量,相信我們的公司明天會更好。 生產部分選車間:張軍俠來稿
-
2012-10-12
華圣果業“春之聲”員工攝影比賽圓滿揭曉
為期一個月的“春之聲”員工攝影活動圓滿結束,此次活動員工參與面廣,參與熱情高,共收到攝影作品64張。這些作品拍攝水平非常之高,有些堪比專業水平,為公平、公正地選出員工滿意的作品,此次評選采用員工全員投票方式,于2009年5月15日午餐時間在食堂投票。后經工會委員陳鵬軍、劉紅英、董伊凡、李斌、李超統計得票,工會主席佘均安監票,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4名,現將評選結果公布如下: 一等獎 2號作品——華圣春色 作者:陳凱峰 二等獎 4號作品——童趣 作者:李曉武 42號作品——華山 作者:段增強 三等獎 33號作品——蝶戀花 作者:王穎 21號作品——春的號角 作者:佘均安 31號作品——相依 作者:王雙艷 13號作品——一束春光 作者:王曉偉